欢迎访问发体历史网!微信公众号:
最新文章
  • 丁汝昌与李鸿章的关系

    丁汝昌李鸿章是甲午战争期间中国水师两位主要人物。丁汝昌李鸿章,一个海军统领,一个清朝军机大臣,都是晚清著名人物。李鸿章带头发动的洋务运动最大的产物便是北洋水师,而丁汝昌则是北洋海军最高统领,他被李鸿章

  • 李鸿章的得意门生是谁

    1881年,袁世凯投奔了在山东登州驻防的父亲好友吴长庆,期间结交了很多类似张謇、周家禄等名士,袁世凯在他们的指导之下砥砺磨炼,先前的纨绔之气逐渐消失殆尽。1882年,朝鲜发生动乱,袁世凯跟随吴长庆被紧急调往了

  • 袁世凯和李鸿章有什么关系

    李鸿章和袁世凯都是清朝末年著名人物,两个人都是清朝重臣,不同的是李鸿章在有生之年还在为清朝积极奔走,但是袁世凯在看到清朝走到尽头以后,便开始向清朝廷发难,最终结束了清朝的统治。对于袁世凯来说,李鸿章绝

  • 李鸿章与曾国藩的故事

    李鸿章从小就是个暴脾气,血气方刚,恃才傲物,凡事都要出头,不肯居于人下。因为这种性格,李鸿章在最初办团练时得罪了很多人,以至到了不容于乡里的地步,无奈之下,才以故人之子的身份投入曾国藩的湘军(湘勇)。曾国藩作为李鸿章的老师,非常注意打压李鸿章的傲气。仅因吃早饭迟到的过错,曾国藩便狠狠地批评和教导过李鸿章,让李鸿章对曾国藩心悦诚服。不过,李鸿章天生傲骨,他服曾大帅一人,却不表示他也看得起曾国藩的其他

  • 李鸿章的家庭成员

    祖先李氏先世本姓许,明末避乱由江西湖口迁至合肥。九世祖李心庄无子,同庄姻戚许迎溪将次子子慎所给其为嗣,改姓李。李家世代耕读为生,至李鸿章高祖时才“勤俭成家,有田二顷”,一直与科举功名无缘,直到李鸿章父亲李文安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中进士,李氏一族才“始从科甲奋起,遂为庐郡望族”。父兄父亲李文安,为道光十八年(1838年)三甲进士,榜名李文玕。任刑部主事,历官员外郎、督捕司郎中,记名御史。李文

  • 李鸿章任湘军幕僚的过程

    湘军幕僚咸丰三年(1853年),从武汉顺江东下的太平军占领安庆,杀死巡抚蒋文庆。李鸿章怂恿工部左侍郎吕贤基上奏,并代为捉刀连夜赶写奏章。咸丰帝诏谕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前往安徽,任安徽团练大臣,办理团练防剿事宜。吕对李说:“君祸我,上命我往;我亦祸君,奏调偕行”。于是,他随同侍郎吕贤基回籍办团练,5月首次与太平军交战于和州裕溪口。次年,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也由王茂荫举荐,回乡办团练。李家父子的团练“整齐皆

  • 李鸿章组建淮军

    组建淮军咸丰十一年(1861年)夏,西乡团练头目得知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安徽人李鸿章在幕中主持机要时,就公推曾任李文安幕僚的张树声向李鸿章、曾国藩上了一道禀帖,洞陈安徽形势,并表示了愿意投效的决心。曾阅后大为赏识,亲笔批示“独立江北,真祖生也”。由于庐州团练的这些基础和李鸿章在当地的各种关系,淮军的组建、招募比较顺利。李鸿章首先通过张树声招募了合肥西乡三山诸部团练。接着,又通过前来安庆拜访的庐江进

  • 李鸿章镇压太平军

    镇压天国同治元年(1862年战,淮军最终攻克常熟、太仓、昆山等地。在初步扫清苏州外围后,李鸿章制订了三路进军计划,中路程学启统率,由昆山直趋苏州;北路李鹤章、刘铭传从常熟进攻江阴、无锡;南路则下攻吴江、平望,切断浙江太平军增援的道路。同治二年(1863年)正月,兼署五口通商大臣。奏设外国语言文学学馆于上海,是其创办洋务之始。七月,程学启部兵临苏州城下,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军自天京往援,与北路淮军大

  • 李鸿章平定捻军的过程

    平定捻军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二十四日,剿捻统帅僧格林沁全军覆没于山东菏泽。清廷即任命曾国藩为钦差大臣,北上督师剿捻,以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负责调兵、筹饷等后勤事宜。由于湘军大部已裁撤,因此曾国藩北上率领的多为淮军。起初仅“铭”、“盛”、“鼎”、“树”四军共2.7万人,另带湘军刘松山部约8千人。后又命李鸿章的六弟李昭庆招练马队2千人,并增调淮军杨鼎勋、刘秉璋、刘士奇、吴毓芬、王永胜等部共2.7

  • 李鸿章外交事件:签订不平等条约

    外交事件面对清廷内部封建顽固派的重重阻挠,李鸿章曾雄辩地提出“处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他认为在追求自强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总纲,也就是在列强环伺,外侮日甚的环境中,尽最大可能利用“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为中国的洋务——自强建设赢得尽可能多的和平时间。为此,他一生以外交能手自负,处理过许多重大的对外交涉。但是讽刺的是,在签订逼迫中国出让利益的不平等条约时,李鸿章是列强最喜

  • 李鸿章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俾斯麦

    1901年,北京的冬季格外冰冷,就连空气都传出一丝刺骨的寒意。关于岌岌可危的清朝来说,在寒风中传来的这个消息,比冬季更冷:当年11月7日,暂居在北京贤能寺里的李鸿章因胃血管决裂,大口地吐血,总算不治身亡。享年79岁。还在陕西西安的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闻讯,唏嘘不已,追加谥号为“文忠”——这是仅次于文正的谥号。在李鸿章之前,仅有林则徐、周天爵、骆秉章、胡林翼等少数几个汉人,获得过这个谥号。由此可见,清

  • 左宗棠和李鸿章的区别

    历史记载,左宗棠出生于公元1812年,亡于公元1885年,享年74岁,而李鸿章出生于公元1823年,亡于公元1901年,享年79岁,左宗棠年长李鸿章12岁。虽然二人都出生于湘军,但是按照年龄而言,左宗棠似乎更应该资历老于李鸿章。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李鸿章与左宗棠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年长的左宗棠出名更早。在1861年的时候,左宗棠已经是浙江巡抚了,而到了1862年,左宗棠已经升

  • 你不知道的10个野史小故事

    第十、宋徽宗的三儿子赵楷,偷偷参加科举考试,由于他文采的确非凡,竟一举夺得状元.发榜后赵楷将实情告诉了徽宗.徽宗高兴之余,怕天下士子说闲话,就把第二名(榜眼)提为状元.据传康熙也曾偷偷参加科举,并获得第三名(探花),但毕竟不是状元.所以赵楷便成了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第九、东汉末年有一少年侠客,仗剑独行,游走边荒.许多人仰慕他,前来投奔,可是少年家徒四壁,就杀了家里唯一的耕牛,招待客人。追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