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体历史网!微信公众号:
最新文章
  • 辛亥革命有哪些著名的墙头草?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

  • 商朝皇帝廪辛简介生平经历介绍有哪些政绩

    商朝皇帝廪辛统治时期有哪些政绩?廪辛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一起了解一下吧!商朝皇帝廪辛简介:廪辛,《竹书纪年》作冯辛,姓子名先,是中国商朝第26任国王,前任国王祖甲之子。廪辛以殷为首都,在位6年,他死后由弟庚丁继位。廪辛生平经历介绍:有哪些政绩?政治统治廪辛时期,商王朝的职官有中朝任职的内服官和被封於王畿以外的外服官之别。内服官中又分外廷政务官和内廷事务官。最高的政务官,是协助商王决策的相,又称阿、

  • 林海音生平经历简介林海音代表作有哪些?

    林海音简介:林海音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林海音代表作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林海音简介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女,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著名作家。1921年林海音随父母返回台湾。1923年随父母迁到北京,定居城南。1948年回到台湾,开始文学创作。曾担任《世界日报》记者、编辑,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一生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林

  • 盛唐八大诗人都有谁 代表作有哪些 他们结局如何?

    读了那么多唐诗,想必大家对盛唐诗人很感兴趣吧!咱们今天就来聊一聊那些大诗人的最终结局,究竟是悲是喜,且听我慢慢道来。盛唐八大诗人之一:李白关于李白的死因,说法有三:其一,《旧唐书》载:“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其二,病逝于当涂县令族叔李阳冰家中;其三,民间传为因醉酒捞月而溺亡。但不管因为什么,上元三年(762年),在经历了从御前待诏到赐金放还,再到流放夜郎,最后遇赦而还的人生大起大落之后,61岁

  • 冯太后主持孝文帝改革

    鲜卑族拓跋氏入主中原建立北魏以后,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的 政治经济改革,人们称这次改革为孝文帝改革。改革是孝文帝在 位期间完成的,但实际上改革的决策者、主持者首先却是孝文帝的祖母冯太后,然后才是孝文帝拓跋宏。冯太后也称文明太后,祖上是建立过北燕的汉族人冯跋。出生 不久,父亲因事被杀,她被充入后宫,14岁的时候被即位不久的文成帝拓跋浚选为贵人,第二年被立为皇后。和平六年(465年)26岁的 文成帝死去

  • 武王伐纣发生在哪个年代

    因为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始于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所以在此之前的世系年代一直没有一个定论。近年来,随着中国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完结,公元前841年之前的历史分期才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但是,关于这个工程结果的质疑声却也一直没有间断。也因此,关于有确切纪年以前的那段历史,许多问题的焦点依然模糊,武王伐纣的年代就是其中之一。商朝末年,商纣王昏庸无道,百姓民不聊生,各种反抗势力层出不穷。活跃在渭河

  • 曹操为什么托孤司马懿

    曹操卧病不起公元220年春天,曹操得了头风病,卧床不起,寝食不安,夜里经常做怪梦,一做梦就看到那些被自己杀掉的人来到面前,赶都赶不走,又惊又吓,病情一天比一天沉重。大家建议请道士来作法事,驱逐鬼魂。曹操说:“圣人云:lsquo;获罪于天,无所祷也。rsquo;我天天梦见鬼魂,这说明我的寿命已经到了尽头了,作法事毫无用处,快为我准备后事吧!”又想了想道:“召曹洪、陈群、贾诩、司马懿四人到我床前来,其

  • 秦始皇为什么要派大军去抓韩非子?

    秦王嬴政自从亲政以后,更加刻苦地读书学习了。有一天,他看到了两篇文章,一篇叫做《五蠹(dù)》,另一篇叫做《孤愤》。他一下子就被这两篇文章深深地吸引住了,一连看了好几遍,看到高兴处,甚至还拍案叫绝。在《五蠹》中,作者把五种人列为国家应该严厉打击的对象:首先是儒家学者,他们宣扬过去的仁义道德,怀疑当今的法律,动摇君主的决心;其次是四处游说的纵横家,利用谎言进行欺骗,为谋取私利而出卖国家利益;还有墨家

  • 罗贯中简介生平经历代表作介绍罗贯中怎么死的纪念馆在哪里

    罗贯中一生的人物经历是怎样的?写过哪些作品?代表作有哪些?罗贯中最后是怎么死的?罗贯中纪念馆在什么地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罗贯中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主要作品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

  • 管仲为什么要改革管仲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历史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为什么要改革?管仲改革的措施主要有哪些内容?管仲改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管仲改革简介管仲改革又称管仲变法。管仲(约公元前723年或前716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人,周穆王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经济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后世誉为“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管仲在齐桓公支持下,于丞相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