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体历史网!微信公众号:
最新文章
  • 张作霖墓地在哪?死后九年才下土

    曾为一代枭雄的“东北王”张作霖,世称张大帅,张作霖墓地位于辽宁石山镇南驿马坊村西头的果树林中,墓园周围为青砖花墙。由园门到坟前有64米长的青砖甬道,两侧砌起马路边石。两座坟墓为水泥筑成圆拱型,一座是张母王太夫人之墓,一座是张作霖与赵氏夫人合葬之墓。张作霖墓地外的大门旁左右两侧有石刻门柱,石柱顶上镌刻有石狮,柱面阴刻正楷宋体楹联一副:佳兆千秋开驿马;孝思百世仰慈乌。 众所周知,1928年6月4

  • 溥仪的伪满皇宫在哪儿

    伪满皇宫博物院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光复路北侧,是由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居住的伪满洲国傀儡皇宫改建而成的博物馆。它是中国现存的三大宫廷遗址之一,同时也是日本军国主义武力侵占中国东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  1932年3月9日,在日本侵略者扶持下,溥仪出任“满洲国执政”;4月3日,溥仪迁居于此,这里便成为“满洲国执政府”。  1934年,伪满推行帝制,“满洲国”改为“满洲帝国”,

  • 宋氏三姐妹谁最厉害

    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是中国著名的宋氏三姐妹,是20世纪中国最显耀的姐妹组合。宋庆龄成为国母,爱国爱民,万民景仰;宋美龄嫁给蒋介石,权势显赫,呼风唤雨;宋蔼龄联姻孔祥熙,善于积财,富甲天下。她们对20世纪的中国拥有不可思议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因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宋氏三姐妹,父亲为富商宋嘉澍,母亲是倪桂珍。母亲倪桂珍则出身上海,其中倪桂珍这一支母系祖先可以追溯到明末大学

  • 民国四大名媛:第一位就是林徽因

    林徽因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出生于浙江杭州,她是中国知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诗人,她写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广为流传,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可以说,林徽因是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有“民国佳人”的美称,美得灵动婉约。黄蕙兰黄蕙兰是顾维钧的第三任妻子,两人的婚姻维持了三十九年,于1959年离婚,在这期间,黄惠兰育有两子(顾裕昌和顾福昌)。黄蕙兰被美国Vogue杂志评选

  • 张学良是个什么样的人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

  • 百团大战的真相

    百团大战真相:抗日战争是一个中国民族奋起放开侵略的血泪史,这其中由于战争的残酷,抗日的艰苦条件,注定我们抗日战争过程中出现的很多策略都是有两面性的。百团大战是抗战中比较大型的战役,朱德等人决定的此次战役,却带来了后期日本对抗日根据地更加疯狂的反扑和报复,带来了更多抗日军的牺牲。然而,这些却是无法避免的。百团大战,在后来受到人很多人的怀疑和争议。认为这次战争其实是策略错误,发起得过于草率不够成熟。但

  • 百团大战的影响

    百团大战的影响百团大战是在国共合作时期由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意义非凡,影响重大。日本侵略者自发动侵华战争以后,丧失人性,大肆屠戮中国人民。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迫于国内外的政治压力,不得不选择与共产党合作。但是国民党方面并没有将实际权力下放给共产党。共产党部分武装被编入中央军第十八集团军,由彭德怀直接指挥,但是受到国民党高层的监控。共产党通过百团大战,打出来了自己的名气,用实际行动为

  • 百团大战简介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129师、第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在河北山西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八路军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中方称此为“百团大战”。作战背景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由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日本侵华的战略要地华

  • 黄埔军校发展历史介绍

    1921年(辛酉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孙中山,马林向孙中山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建议。 1924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国立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和“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

  • 黄埔军校各期学生入学批次

    1923年3月27日军校举行第一期新生入学考试,4月28日放榜,录取学生编成4个队。11月30日第一期学生考试完毕。1925年6月25日补行毕业典礼,共645人毕业。 1924年8月14日军校举行第二期新生入学考试。11月19日,湘军讲武堂学生158人并入该校,编为第六队。1925年9月6日毕业,计449人。1925年10月1日第三期开学,共分9个队与1个骑兵队,不分科目。1926年1月17日毕业